曲牌虽绝大多数已经很难循其名责其实,它大抵可说只是个象征性的符号,象征曲类之为细曲、粗曲、可粗可细之曲,之为有增板、无增板、可增可不增之曲。象征宜用之排场情调:或为普通过场,或为悲伤、欢乐、游览、行动、诉情、文静、武打之场面。而这些象征性的形成,乃在于建构其曲律之元素,建构曲律之元素周备,则曲细而艺术性高,不周备则曲粗而艺术性低。周备的曲律建构元素,应当有以下八项:
正字律
「正字」,指曲牌的本格应有之正字数。
例子:北曲【南吕●一枝花】
①谱律
【南吕●一枝花】这支曲牌正体字数为48,每句依序为5●5○○5●5○○4○○5○○5○○7(3、4)●7(3、4)○○
②关汉卿〈不伏老〉套【南吕●一枝花】
「凭着我」、「直煞得」为本格之外的衬字,「攀」字「折」字为本格之外的「增字」。
正句律
指曲牌本格应有之正句数。如上举之列【一枝花】之正句数有9。另有所谓「增句」和「减句」。
协韵律
韵协对于韵文学腔调语言旋律的影响,除了其本身的回响作用外,韵脚的声调和音质亦有所关联。戏曲押韵,无论南戏北剧,一般皆以《中原音韵》为准。《中原音韵》十九韵部,兹列举,并以国际音标注其每部所含之收音韵母如下:
- 东钟韵 -uŋ , -iuŋ
- 江阳韵 -aŋ , - iaŋ , -uaŋ
- 支思韵 -ï
- 齐微韵 -i , - ei , - uei
- 鱼模韵 -u , -iu
- 皆来韵 -ai , -iai , -uai
- 真文韵 -ən , -iən , -uən , -iuən
- 寒山韵 -an, - ian, -uan
- 桓欢韵 - on
- 先天韵 -ien , -iuen
- 萧豪韵 -au, -iau
- 歌戈韵 -o , -io , -uo
- 家麻韵 -a, -ia , -ua
- 车遮韵 -ie , -uei
- 庚青韵 -əŋ , -iəŋ , -uəŋ , -iuəŋ
- 尤侯韵 -ou , -iou
- 侵寻韵 -əm , -iəm
- 监咸韵 -am , -iam
- 廉纤韵 -iem
如上举【一枝花】之韵脚为「柳」、「柔」、「手」、「休」、「柳」诸字,于周德清《中原音韵》皆属「尤侯」部。
平仄声调律
上举【南吕●一枝花】谱式,即该曲牌所应具备之平仄声调律。诗只讲平仄,但词曲进一步讲声调,凡讲声调之处,盖皆为务头之所在,亦即全调声情最精致的地方。曲比词又进一步讲阴阳。《牡丹亭●惊梦》【仙吕过曲●步步娇】首句「(袅)晴丝吹来闲庭院」本为上4下3七字句,增一「袅」字,成为3、2、3音节形成之8字句,虽然其中连用5平声字不合调法,但因首音节「袅晴丝」为「上、阳平、阴平」,次音节「吹来」为「阴平、阳平」,三音节「闲庭院」为「阳平、阳平、去」,音调皆为变化,故能传唱而行歌场。如果平声不分阴阳,就犯了五平连用的大忌。
再就南北曲之平仄声调,就其样式来观察,《北曲新谱》已清楚标示于每一调之中,如上举之例,无须更于辑录。南曲则散见于《南词简谱》调后说明之中。兹就所见,录举如下:
- 【黄钟●啄木鬼】倒第二句,如《奈何天》之「乌纱可使黄金变」之「黄」字必用阳平声。
- 【黄龙衮】如《荆钗记》之末句「寻宿店」之「店」字必用去声。
- 【玉漏迟序】末句如《霞绢记》「且借斟香糯」,「糯」字必用去声。
- 【仙吕●长拍】第六句如《西楼记》「野渚水满」必用四上声字。
- 【一盆花】第四句,如《牧羊记》「月冷权栖蓼花汀」须作「仄仄平平仄平平」。
- 【桂花香】第五句,如「临川泪流」须作「平平仄平」。
- 【天下乐】第五句,如《白兔记》「山鸡怎逐鸾凤飞」须作「平平仄平平仄平」,「逐」字以入代平。
- 【三属付】第四句,如《花筵赚》「孤飞常惊恐」应作「平平平平仄」。
- 【南吕●节节高】倒第二句,如《琵琶记》「只恐西风又惊秋」须作「仄仄平平仄平平」。
- 【香柳娘】末句,如《双红记》「琼浆似泉」须作「平平仄平」。
- 【女冠子】第五句,如《九九大庆》「兰子俊英」须作「平仄仄平」。
- 【竹马儿】第三句、第八句,如《杀狗记》「岂知他,是逃荒的」应作「平平仄、仄仄平平」,而此句欠协;「把骨肉、下得轻弃」应作「平平仄、仄仄平平」,而此句亦欠协。
- 【宜春令】末句,如《玉簪记》「送来佳会」,「会」字须去声。
- 【香徧满】倒二句,如散曲「一似纸样轻」应作「平平仄仄平」,而此句欠协。
- 【浣溪沙】倒二句,如《金丸记》「洞口桥边遇仙姝」须作「仄仄平平仄平平」。
- 【商调●集贤宾】首句,如散曲「西风桂子香韵悠」须作「平平去上平去平」。
- 【羽调‧金凤钗】第七、八、十一三七言句,其首四字,如《练囊记》「翩翩粉蜨」、「呢喃燕儿」、「寻芳倦将」三句均须作「平平仄平」。其「蜨」字以入作平。
- 【越调●祝英台近】第二、四两五字句之下三字,如《浣纱记》「愁病两眉锁」、「阴甚闭门卧」须作「仄平仄」。
- 【祝英台】第三4字句、第六6字句,如《琵琶记》「啼老杜鹃」应作「平仄仄平」,「端不为春闲愁」后四字应作「仄平平平」。
由以上所举之南曲特别需要讲求平仄声调律的地方,其所讲求不可变异之平仄组合,却几乎皆是为诗所当避忌者,曲调反而以此来营造其声情之特色,用以见此调之性格。
对偶律
对偶也称「对仗」,是中国文学单音节单形体所产生的文学特色。上举【一枝花】,「出墙朵朵花,临路枝枝柳。」「花攀红蕊嫩,柳折翠条柔。」皆为对偶句。
《文心雕龙●卷七丽辞第三十五》云: 造化赋形,支体必双;神理为用,事不孤立。夫心生文辞,运裁百虑,高下相须,自然成对。
所以在中国古籍中,运用对偶已属常见。考对偶的运用,则义先于音,然后音义兼顾。其层次大约有以下六个等级:
- 第一,意义分量相等。
- 第二,语言长度相同、词性相同。
- 第三,平仄相反。
- 第四,名词类别相近。
- 第五,名词类别相同。
- 第六,词句结构形式相同。
以上六个等级,在后之等级俱包含前面等级之条件,也就是说等级越高,对偶越工整。大抵说第一级只见于散文,第二级为一般对偶。第三级就诗而言则为近体诗律诗之基本条件,称之为「宽对」;其后第四第五则越趋工整,称之为「邻对」与「工对」。
对偶的工整程度则依存于名词类别与词句的构成形式两方面。就名词的分类而言,有天文、时令、地理、地名、宫室、器物、衣饰、饮食、文事、草木、鸟兽、形体、人事、人伦、人名、史事、方位、数字、颜色、干支等二十类;就词句的构成形式而言,有叠字、联绵字、双声、叠韵、巧变、流水、错综、倒装、疑问、问答、句中自对、隔句互对、借义、借音、借字面等十五种。
对偶的运用,除了可以增加韵文学的形式美之外,也可以使意义产生凝重平稳的效果。大抵说来,词和曲一样,词曲中邻句之句长相等的,往往就会对偶,两句为一般对偶,三句为鼎足对,四句为扇面对。如果必须对偶的,就成了规律,用此以平衡凝练句意,同时使声情较为厚实。
例子:
①李玉《眉山秀》第十出【黄钟过曲●侍香金童】
- 首二句「巫峡梦朝行,丰沛占奇气。」
②徐复祚《红梨记》第六出〈赴约〉正宫【普天乐】
- 首二句「(只指望)撩云拨雨巫山嶂,(谁知道)烟迷雾锁阳台上。」
- 三四句「(想)姻缘簿、空挂虚名,离恨债、实受赔偿。」
③陈铎【仙吕●皂罗袍】6至9四句作隔句对,散曲
- 「恼人阶下,凄凄候虫;惊心楼上,当当晓钟。」
④【中吕●驻马听】3至5句用鼎足对,如《长生殿》第三十六出〈看袜〉
- 「(叹)红颜断送,(一似)青冢荒凉,紫玉销沉。」
长短律、音节形式律
韵文学句中同时含有意义形式和音节形式,诗之音乐形式,五七言只有单式音节,词曲则每个句长皆有单双式。单式音节健捷激袅,双式音节平稳舒徐,彼此不可互易。
南北曲均以音节形式之单双入律,也就是单式不可改作双式,反之亦然。这也就是【天净沙】末句,就音节形式而言,必须读作「断肠、人在、天涯」而不可读作「断肠人、在天涯」。因为音节单双一失,全调节奏即乱。
长短律与音节形式关系密切:长短律有定格,但3字、4字、5字、6字、7字五种句长,音节形式皆有单双。故一并探讨。
南曲例子:
①【黄钟●三春柳】末句6字必作3、3,如散曲「早教人、(如)鱼似水」。
②【仙吕●紫苏儿】次句7字必作3、4,如《幽闺记》「跨青骢、径临庭宇。」
③【似娘儿】次句7字作3、4,三句7字则作4、3,如《劝善金科》「奋鹏程、万里飞扬,胪传金殿齐高唱。」
④【一封书】第1、3五字句作3、2,如《琵琶记》「一从你、去离」、「功名事、怎的」。
⑤【惜黄花】末二句5字作3、2,如《南西厢记》「莫再寄、零笺,莫再写、情诗。」
⑥【中吕●剔银灯】末句7字作3、4,如《彩楼记》「(莫教我)破窑中、眼巴(巴)望你」。
⑦【南宫●金莲子】倒二句五字作3、2,如《幽闺记》「亲骨肉、见了」。
句中语法律
词句特殊结构,就复词而言有双声叠韵复词、叠字衍生复词;就句子结构而言,几为「俳体」,有顶针体、反覆体、重句体、连环句法等。这些词句特殊结构方式,如果运用到曲牌词句中而成为定式,便会使此曲牌产生特殊的「声情」,而成为此曲牌的「性格」。
南曲例子:
①【黄钟●双声子】首二句;4、5二句;7、8二句;9、10二句,皆作三字句,且均须叠句。
- 《琵琶记》第十九出《强就鸾凤》【双声子】作「郎多福,郎多福。」「娘万福,娘万福。」「两意笃,两意笃。」「岂非福,岂非福。」
②【仙吕●惜黄花】末四句为连环句。
- 《南西厢》作「毕竟两无缘,毕竟俱不是。再莫寄云笺,再莫写情诗。」
③【中吕●麻婆子】首句与第3句用叠词格,形容叠字衍声。
- 《幽闺记》第十三出《相泣路岐》作「路途路途行不惯」、「地冷地冷行不上」。
④【双调●川拨棹】3、4两七字句、末二句两六字折腰句应叠。
- 《月应承令》作「远只挂杨柳楼边,远只挂杨柳楼边。」「也常时、见谪仙,也深宵、见谪仙。」
⑤【武陵花】中之叠字叠句不可删改。
- 《长生殿》作「袅袅旌旗」、「匹马崎岖怎暂停,怎暂停。」「兀的不惨杀人也磨哥,兀的不惨杀人也磨哥。」【前腔】作「淅淅零零」、「隔山隔树」、「一点一滴又一声,一点一滴又一声。」「只悔仓皇负了卿,负了卿。」
⑥【雌雄画眉】中之叠字,不可更易。
- 散曲第3、4句「出出出,出出韵过了云霞。」5、6句「玉关怨,玉关怨」16、17句「莫莫莫,莫莫说折莫的长沙。」21、22句「忽忽忽、忽忽听钲转胡笳。」23、24句「声声慢,声声慢。」
⑦【商调●高阳台序】第七句句末必用「也」字。
- 《长生殿》作「妖氛幸喜销尽也。」
⑧【商调●字字锦】中叠字叠句须顶针续麻,都须遵照。
- 散曲第12、13句「缘何去年,去年人不见。」14、15句「空蹙破两眉尖,空蹙破两眉尖。」17、18两句「知他在那里,他在那里。」20、21两句「潇潇洒洒,欢欢喜喜。」22、23两句「咱这里思思想想,心心念念。」
⑨【满园春】中之叠句倒句均不可移易。
- 散曲5、6两句「金风动,金风动。」8、9两句「想杀人也天,盼杀人也天。」10、11句「短行冤家,行短冤家。」
⑩【羽调●四季花】末句须用连环句。
- 《长生殿》「(不由我)对你爱你怜你觑你扶你。」
⑪【黑蔴令】叠字格不可移易,八句中只二字不叠,亦须依从。
由以上对「曲牌格律建构」所含的八律分析之后,可以了解到曲牌名称虽然大多已成为象征性符号,多不可循名责实。但却有其各自的声情质性。其声情质性,毫无疑问,是取决于其所以构成的八个律则。这八个律则所形成的体制规律,也就不可以轻易破坏。如果要创作传奇、南杂剧那样的剧体,尤其运用崑山水磨调来歌唱,就非牢牢守住那体制规律不可。否则,便名不符其实而成为「冒牌」了。
然而这曲牌八律并非每一曲牌都要样样具备,其所须的条件端赖曲牌本身所具的艺术质性。如果是杂曲小调或粗曲,那么只具长短律、协韵律即可;若是可粗可细之曲,则无须讲求声调律与词句中语法律;若是细曲,则句中语法律或可不论;而若是性格鲜明之曲牌,则非八律俱全不可了。
韵文学专题
2020-06-12